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审判综合楼建筑节能检测项目采购招标公告(重招)

更新时间:2016-12-13 已浏览:5619 文章来源:原创

发布机构: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资产采购小组  

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采购   湛中法采:B20161205  采购品目: 建筑节能检测

新审判综合楼建筑节能检测项目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加。

一、采购项目编号:湛中法采:B20161205

二、采购项目名称: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审判综合楼建筑节能检测

三、采购预算83000.00

四、项目内容及需求(采购项目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

    1、项目检测内容与质量要求:详见附件《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案》

    2、用途:检测

  3、数量:1

    4、报价人应对项目内全部内容进行报价,不可以仅对其中部分内容报价。

五、供应商资格:

  1.报价人应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

  2.报价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取得合法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产品质量鉴定书。

3.具有检察机关出具的无行贿犯罪档案记录证明或查询行贿犯罪档案结果告知函(注:由报价人住所地或者业务发生地的人民检察院受理出具,如没注明有效期的,自出具之日起2个月内有效,查询内容包含报价人、法人代表及投标授权代表)。

六、投标时间:符合资格的报价人请于201612169:00时前,委派法定代表人到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6634室提交参加竞标文件资料。

七、报名方式为现场报名,报名时需提交以下材料,无误后办理报名登记: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原件备查);

2.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公章,原件备查)。

3. 投标保证金缴纳:按采购预算得1%缴纳(830元)

4. 投标保证金退还:在投标过程中,供应商出现违反政府采购相关规定与采购文件约定不一致情形的不予退还保证金,由集中采购机构、采购人按照就地缴库程序,将不予退还的保证金上缴中央国库,并打入黑名单不准参加下一次投标活动。不中标的当场退还保证金,中标的签订合同供货后退还保证金。

5.具有检察机关出具的无行贿犯罪档案记录证明或查询行贿犯罪档案结果告知函(注:由报价人住所地或者业务发生地的人民检察院受理出具,如没注明有效期的,自出具之日起2个月内有效,查询内容包含报价人、法人代表及投标授权代表)。

八、投标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201612169:00

九、谈判地点: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6634 

十、投标保证金缴纳:现场缴纳按采购预算得1%缴纳(即830元)。

十一、投标保证金退还:开标后不招标的当场退还保证金,中标的签订合同,退还保证金,中标的商家,保证金在签订合同、供货完成后退还。

十二、评标方式:按实际到场家数或符合招标条件家数进行现场谈判。

十三、公告地点: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楼大堂公告栏

采购人名称: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759-2290626  

 

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61213

 

 

 

 

 

 

 

 

附件:

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案

 

      

 

检测类别:

 桩基础及土壤氡                    

 建筑材料、主体结构(含钢结构)、园林、材料有害物质检测

 节能检测

 

 

 

 

 

 

 

 

 

2016716

 

 

 

 

一、工程概况:

1、 1、工程名称: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

2、 2、工程性质: 新建

3、 3、工程地址:广东省湛江市乐山西路13 

4、 4、使用功能: 公共建筑

5、 5、建设单位: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6、 6、设计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二、检测依据:

7、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施工设计图

2、 湛江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

3、 GB 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 DBJ 15-65-2009《广东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 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 JGJ/T 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7、 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8、 DBJ 15-51-200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

9、 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10、 GB/T 5700-2008《照明测量方法》

三、工程须进行的检测项目:

依据GB 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JGJ/T 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的规定,按下(表1、表2检测频率进行检测:

1 建筑节能工程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建筑面积合计24904㎡,共1单体9

 

分项工程

检测项目

检测内容

检测频率

检测

数量

主体

围护结构隔热性能

传热系数

各结构墙体检测1处。

1

加气混凝土砌块

抗压强度、密度、导热系数

2000㎡以下检测1组;2000~20000检测3组;20000㎡以上检测6组。

6

玻璃

遮蔽、可见、传热

同厂家同产品同规格各1

1

中空玻璃

露点

同厂家同产品同规格各1

1

屋面聚苯板

抗压强度、密度、导热系数

2000㎡以下检测1组;2000~20000检测3组;20000㎡以上检测6组。

3

电线电缆

截面、导体电阻

每规格各1组,不得低于2组,需抽检2组材料。

2

门窗三性

抗风抗、气密性、水密性

20层以上建筑单体抽检门窗(推拉、平开)各2组;20层以下抽检门窗(推拉)各1组;外窗面积3000平方以下抽检用量最多的窗1组。

1

 

 

 

 

 

 

2 建筑节能工程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

 

分项工程

检测部位

检测项目

检测频率

检测数量

通风与空调系统

通风系统

总风量

24个风管系统,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少于1个系统,考虑到检测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需要先检测风机总风量,所以按系统总数量抽检20%,需抽检5个系统。

5

通风系统

单位风量

耗功率

24个风管系统,按系统总数量抽检20%,且不少于1个系统,需抽检1个系统。

5

通风系统

风口风量

24个风管系统,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3个系统,需抽查3个系统,共15个风口。

15

通风系统

风管严密性及

漏风量

24个风管系统,按系统总数量抽检20%,且不少于1个系统,需抽检5个系统。

5

 

 

2 建筑节能工程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

 

分项工程

检测部位

检测项目

检测频率

检测数量

通风与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

总风量

8个风管系统,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少于1个系统,考虑到检测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需要先检测风机总风量,所以按系统总数量抽检20%,需抽检2个系统。

2

空调系统

单位风量

耗功率

8个风管系统,按系统总数量抽检20%,且不少于1个系统,需抽检2个系统。

2

空调系统

风口风量

8个风管系统,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需抽查1个系统,共10个风口。

10

空调系统

风管严密性及

漏风量

8个风管系统,按系统总数量抽检20%,且不少于1个系统,需抽检2个系统。

2

空调系统

室内温度

共约270个房间,按空调房间总数抽测10%,需抽测27个房间,共135个测点。

135

空调系统

制冷机组实际性能系数COP

同一厂家按数量抽检20%,且不少于1台,需抽检2台。

2

空调系统

冷热水/冷却水

总流量

1组,全数检测

1

空调系统

机组水流量

8个系统,按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少于1个系统,需抽检1

1

空调系统

水泵效率

4台水泵,全数检测。

4

空调系统

风机盘管

(送检)

463台风机盘管机组,同一厂家的风机盘管机组按数量复验2%,但不少于2台,共检测10台风机盘管。

10

 

2 检测仪器

 

主要仪器

型号

主要仪器

型号

漏风量测试仪

Q90

风速计

TSI

风量罩

TSI

分体式数显温湿度计

AR847

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

POWERQ PLUS

超声波水流量计

YF-2000

 

四、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为确保节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检测工作需进行质量控制。

1、以检测工作日为单位填写检测日志,现场每一个检测项目须如实填写原始记录;

2、所有检测人员均持证上岗;

3、检测仪器全部经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和标定且在有效周期内,具备法定计量部门出具的检定合格证书或检定印记。实施项目检测前后均对所用仪器和设备加以检查;

4、检测前确保所有检测仪器均能正常使用,检测结束需对检测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并仔细记录检测前后仪器的状况;

5、质量监督员对检测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现场检测若发生突发事件(如检测环境偏离检测标准等)须马上报告质量监督员;

6、检测工作结束后,运用专业知识对检测工作的质量进行分析,对全部数据进行复核;

7、测试过程中由于以下原因,测量结果存在不确定度

1)仪器本身既有的精度;

2)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重复测量引入的数据离散。

对部分项目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应作人员或仪器又或环境的综合分析,或重复检测,以求不确定值在赋予的合理范围内。

8、检测条件改变和结果超标的处理

(1) 检测方案如偏离实况时,及时依据实况进行调整检测方案,并送建设、监理单位审核,并告之施工单位和报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2)检测过程若结果超过规范标准时,及时重新核测,做好记录并通知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帮助分析原因和协助整改调试,及时跟进复测,确保工程节能效能符合规范要求。

五、保障措施

(一)检测安全保障通则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的法令、法规以及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进入检测场所,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不准穿脚指及脚跟外露的凉鞋、拖鞋,不准赤脚赤膊,不准系领带或围巾。特别在进行配电照明检测,必须使用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3、检测要行走指定通道,注意警示标志,严禁贪方便跨越危险区,严禁在吊物、吊臂下通过和停留,严禁在无防护挡板的皮带运输设备下方通过和停留。

4、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二人以上共同工作时,必须有主有从,统一指挥,检测场所不准打闹,睡觉和做与本检测工作无关的事,严禁酒后上岗。

5、凡不符合安全要求,有潜在危险的检测设备、设施,检测人员有权向上级报告。遇有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检测人员有权停止检测,并及时报告受检单位领导或相关人员组织处理。

6、熟悉检测设备、设施,检测作业时严格按章操作。

7、凡运转的设备,不准跨越;不准触及机器设备运转部位。

8、严禁穿带手套使用电动工具,使用电动工具前必须戴好脸部防护罩或防护眼罩。

9、对进入运行中的设备、设施或危险场所进行检测作业时,不得乱动设备按钮及电源开关,需与受检单位的岗位安全负责人进行沟通,表明检测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共同明确须采取的措施,遵守上述设备、设施和特定场所的安全管理规定。

同时,确保检测作业时能及时接收上述场所的危险预警信号,如一氧化碳浓度超标警报等,确保受检方操作人员安全操作设备、设施,如受检冷却塔水流量时须待水锤现象消除后方可进入检测现场。

10、节能现场检测作业时,必须两人以上一起工作,便于检测记录和相互安全监护。

六、测试项目及方法简介

根据施工设计图、有关技术文件,制订本检测方案。

(一)材料送检项目

进场节能材料和设备的性能的复检均在我站的实验室内进行检验。

(二)墙体节能现场检测

1、墙体、屋面现场传热系数检测

1检测条件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采用现场热流计法。广东省属于夏热冬暖地区,也是非采暖系统地区,冬季检测采用暖风机人为提高室内温度,建立造室内外温差10以上环境进行检测,其他季节可采取人工加热或制冷的方式建立室内外温差10以上。检测应避开气温剧烈变化的天气,检测期间室内空气温度应保持基本稳定,被测区域外表面宜避免雨雪侵袭和阳光直射,也不应在风速大于3m/s的环境下测试。检测应在建筑施工竣工后十二个月进行检测,避免围护结构含水率过大,影响传热系数的测量,检测持续时间应不小于96小时。

2检测过程

检测数量应以单体建筑物为单位进行随机抽取确定,外围护结构具有相同构成的建筑物,每一种构造做法检测数量不少于2个单元。首先应选择围护结构测试主体部位,然后选择测点位置,选择测点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测点位置不应靠近热桥、有结构损坏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若现场测试条件不允许,测点应至少离热桥800mm距离以上。

选好测点位置后,同时进行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以及暖风机和温控仪的安装与运行(或开启空调制冷),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热流计应用黄油平整安装在被测围护结构的内表面上,且应与表面完全接触;2、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被测围护结构两侧表面,内温度传感器应该靠近热流计安装(距离热流计50mm安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应在与热流计中心相对应的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连同100mm引线应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注意:温度传感器在受检围护结构外表面安装的时候要加装防护罩,以防止太阳辐射、雨水的影响,并避免在通风条件下测量)

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完毕后,正确将其连线接到建筑热工温度与热流自动测试系统(拔插传感器时建筑热工温度与热流自动测试系统要处于关闭状态),开机稳定30分钟后,待室内温度环境稳定开始测量,测量时间间隔为30分钟,持续时间不小于96小时,测量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并计算出被测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

3 数据处理及计算结果

数据处理采用算术平均法,使用检测仪器自带的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热阻稳定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热阻和传热系数,并把热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附在检测报告上(包括被剔除的数据)。

4对使用误差的修正

①热流传感器的热阻修正

未安装热流传感器时,通过热阻层的热流密度为

式中 —热阻层两侧的温度(K);

—热阻层两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热阻层的热导率,

    —热阻层厚度(m

安装热流传感器后,对于埋入式和粘贴式,通过热阻层的热流密度分别为:

式中 —热流传感器的热导率

—热流传感器的的厚度,(R)

     —接触热阻, ;

     —粘贴式安装热流传感器时通过热阻层的热流密度

         —埋入式安装热流传感器时通过热阻层的热流密度

则计算热流密度的相对误差

式中 —粘贴式安装热流传感器时热阻引起的热流密度的相对误差;

—埋入式安装热流传感器时热阻引起的热流密度的相对误差。

②对热流传感器的响应时间的修正

对于埋入式安装热流传感器测量热流密度时,必须在热量传递的过渡过程结束后才能计数。

(三)配电与照明工程检测项目

1、平均照度检测

根据需要点燃必要的光源,排除其它无关光源的影响。测定开始前,白炽灯至少开5min,荧光灯至少开15min,高强气体放电灯至少开30min,待各种光源的光输出稳定后再测量,对新安设的灯,宜点燃100小时 (气体放电灯)20小时(荧光灯)后进行照度测量,为了使受光器不产生初始效应,在测量前至少暴光5min,受光器上必须洁净无尘,测定时受光器一律水平放置于测定面上,测定者的位置和服装不应该影响测定结果。

采用中心布点法,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将测量区域划分成边长0.510m的正方形网格,在网格中心点用照度计测量,测点的高度和间距按GB/T 5700-2008的附录A中表1~表12的规定确定。

局部照明:在场所狭小或因特殊需要的局部照明情况下,亦可测量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点。由于有些情况下是局部照明和整体照明兼用的,所以在测量时,整体照明的灯光是开着还是关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要在测定结果中注明。

测量时先要大量程档数,然后根据指示值大小逐步找到需测的档数,原则上不允许在最大量程的1/10范围内测定。等指示值稳定后读数,要防止测试者人影和其它各种因数对接收器的影响。

在测量中宜使电源电压不变,在额定电压下进行测量,如做不到,在测量时应测量电源电压,与额定电压不相符时,则应电压偏差对光通量变化予以修正。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一测点可取23次读数,然后取算术平均值。

按下式计算:

式中:Eav——平均照度(lx);

      Ei——在第i个测点上的照度(lx);

      M ——纵向测点数;

      N ——横向测点数。

2、照明功率密度检测

单位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镇流器或变压器),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LTD(W/m2)

检测时,测量记录下面的参数:

A、被测地点的面积Am2

B、被测地点的功率:PW

按下式计算:

3、谐波电压及谐波电流

检测仪器宜采用新型数字智能化仪器,窗口宽度为10个周期并采用矩形加权,时间窗口应与每一组10个周期同步。仪器应保证其电压在标称电压±15%,频率在49Hz51Hz范围内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不超过8%的条件下能正常工作。测量时间间隔宜为3s(150周期),测量时间宜为24h

谐波测量数据应取测量时段内各相实测量值的95%概率值中最大值,作为判断的依据。对于负荷变化慢的谐波源,宜选5个接近的实测值,取其算术平均值。

(四)通风系统现场检测

七、检测流程

1. 漏风量试验

a) 选择风管的一端作为进风端,做一个盲板,在盲板上开一个Φ75孔,在距短管约400mm处打一个Φ8孔,另一端密封。

b) 委托方需提供被测风管所在系统的机组参数。

 

 

 

 

 


 

2.总风量、单位风量耗功率及风口风量试验

a) 选择一个系统,在其总出风管道以离其高效过滤器0.3m垂直于气流截面作为采样截面,在该管道的侧面开两个约Φ12孔,孔需上下对称均匀分布。

b) 委托方需提供被检系统的空调平面图纸、系统编号及被检系统的总风量设计值及各风口风量设计值。

3.室内温度试验

a空调系统冷热源和辅助设备及其管道和管网系统已经安装完毕。

b) 机组能进行正常运转,建议检测在空调系统调试后进行。

c) 委托方需提供被检房间的室内温度设计值。

4.水流量检测

检测应在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后进行,委托方需提供相应的暖通图纸。

5. 注意事项

委托方应制定专人引导现场检测工作,配电照明系统检测时必须指定专业电工在现场配合工作。

 

八、检测及报告交付时间

检测按合同签订时间进行,自现场检测工作结束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